內容來自sina新聞

佛山的地名都是怎麼來的?

南都漫畫 張建輝



???●許多老地名在城市變遷中消失

??●現代命名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基本原則是不重名不低俗

??搜羅萬象,科普常識

??一個不起眼的古老地名或路名,承載著一個地方的人文和歷史。然而,在城市的變遷中,這些名字或淹沒在拆卸的磚瓦中,或遺忘在行政區劃的條框裡,或換瞭個優雅的名字,最終消失在我們的記憶裡。在老街消失的同時,新路也不斷崛起,他們的命名又有著怎樣的法則?

??消失篇

??消失:你查找的地名不存在……

??因為舊城改造,佛山很多老街巷在新規劃中被新的路名、地名所取代,留下的隻有文字資料的記載和老人口口相傳的故事。

??隔塘大街:位於如今嶺南天地與祖廟之間的一帶。當時,一個從事紡織、鑄造的霍姓商人住在這條街上,並且把這裡發展成為當時佛山棉織市場的中心,人們為瞭紀念他,便用他的字“隔塘”命名街道。然而,隨著2008年嶺南天地片區整體改造,這條街名徹底消失。同時消失的還有甘子坊、善慶坊、福晨巷、營前街、沙堆巷等。

??找錢巷:原址在文會裡一帶。當時這一帶是錢莊聚集地,顧名思義,人們就在這裡找錢。如今這條街巷已經尋不到蹤影瞭。

??舍人十三街:在禪城燎原路附近,以前有一片地方人稱“舍人十三街”,包括上街、中街、後街、橫街等十三條街巷,以紀念一位舍己救人的佛山梁姓杉木商人,因此把他經商的所有街巷均命名為舍人街。而如今留下來的隻有舍人大街和舍人前街。

??雅巷:位於禪城,曾北接安寧街,西接福祿路。傳說清咸豐年間,陳開、李文茂在佛山起義失敗,瓊花會館被燒,附近一帶毀為瓦礫,故稱為瓦巷。後人認為瓦字粗俗,改為雅巷。但在蓮升片區的改造中,雅巷也不復存在瞭。

??同一片區的聚龍街、匯龍街、雲龍裡等也都已消失。

??註:據民國年間冼寶幹編著的《佛山忠義鄉志》裡面記載,禪城當時所設有的28鋪中共有街巷1565條;到上世紀80年代,按照當時所分劃的普君片區、祖廟片區、升平片區和永安片區,城區街巷共有557條;截至2006年底,禪城僅存的街巷剩塔坡街等442條。

??遺忘:分傢後忘瞭祖宗叫啥

??由於行政區域的整合、劃分等原因,有些地名被“降級”,或被“拆分”,導致慢慢遺忘瞭原來的“祖宗”姓名。

??夏滘:位於南海平洲,原是一片地區的總稱,現在劃分為夏北村、夏西村、夏南村、夏東社區等,行政管理劃分更細致,盡管當地保留夏滘市場等地名標識,但年輕一輩對於夏滘的地名已經日漸陌生。

??同樣命運的還有“百滘”,也被劃分為百東村、百西村,百滘的統稱地名逐漸被遺忘。

??更名:我隻是換瞭個馬甲

??統一規劃:大福路——— 嶺南大道

??貫穿市政府到市一醫院的道路,原名大福路,是佛山首批命名的道路之一。2006年,佛山提出中心組團概念,為保證主幹道名稱統一性,將原大福路、大福南路、大福路南延線統一命名、更名為嶺南大道,分嶺南大道北、嶺南大道南兩段。

??優雅一點:瓦窯——— 雅瑤

??南海大瀝雅瑤,原名為瓦窯,以前此處以燒瓦為業,後人覺得“瓦窯”的名字過於粗俗,便取瞭粵語同音字“雅瑤”為名。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羅村的充美,原名“湧尾”,意思就是在河湧尾段,為更好識別地名,而更名信貸屏東鹽埔信貸為“充美”,粵語發音和國語發音都無縫轉換。黃岐的狗村也因此更名為“九村”。

??南海和順的大混滘,小混滘,則取瞭諧音為大文教、小文教。

??古字沒瞭: 頭村——— 杏頭村

??“”原意是一種水文、地形,指水中的高地,粵語發音與“慶”的第三聲相似。但自從文字規范化以後,這個字便沒有瞭,以其命名的村落隻能找近似音調的字替換,因此改名為“杏頭村”。

??也有原名為“沙”的地方,更名為沙瀛。

??命名篇

??古時命名法

??●得名於人事和傳說

??像舍人大街、隔塘大街這些街巷名稱,都得名於當時居住在這裡的人和圍繞他們所發生的事,這樣的命名法在古老街巷中占據大部分。

??另外,想象、傳說也是古時的重要命名法則。如恩光裡,從前這條街的所在地有幾個小小的山包,遠遠看去就像幾個氣勢宏大的陵墓,當時的居民便誇張地將其稱為皇陵。皇陵既然在這裡,那麼這條街道也就自然受到皇帝的恩寵。

??●行業集聚地

??古時,一個行業通常會聚集在一條街巷、一個片區聚集發展,由此也就形成以行業為街巷命名的法則。

??如在禪城區東方廣場一帶,有一小街巷名叫佈廊,是織佈行業聚集地;打鍋街,是五金行業聚集地;鑿石街,是碑石行業聚集地;絨線街,是毛衫行業聚集地;皮箱街,是行李箱行業聚集地。如今,除瞭皮箱街外,其他幾處地名也已消失,皮箱街也不再生產行李箱瞭。

??●取個好意頭

??無論古今,名字都寄托瞭人們對於這個地方的美好願望,因此,古時街巷命名法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好意頭”。以1931年佛山首批命名的路名為例,升平路、福祿路、福賢路、大福路、錦華路,都是對當時社會的祈願。

??現代命名法

??●不重名不低俗

??現代對於路名、地名的取名法則都有律可依。2003年,佛山出臺《佛山市地名管理辦法(2003)》,對佛山的地名命名、更名進行規范。200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頒佈《廣東省地名管理規定》,此後,佛山地名的命名和變更都以此為準則。

??目前,佛山的地名(包括路名)命名,先由規劃部門提出參考名稱,向所在的區民政局區劃地名科備案,看看該名稱是否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是否存在歧義、低俗,並確定是否在本區存在重名。然後,再由區上報市備案,審核通過以後才能使用、變更地名。

??但為什麼佛山有10條教育路、9條建設路?這是在《佛山市地名管理辦法(2003)》實施以前就存在的情況,一旦更改地名,該路段居民需要更換房產證、身份證、戶口簿等一系列問題,考慮到復雜性,在不影響通信、道路辨識的情況下,便沒有更名。

??●不得使用外國人名、純數字

??對於現代新地名的命名,《廣東省地名管理規定》有明確規定,大前提是名稱不得損害國傢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尊嚴和破壞社會和諧。

??同時提出,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國傢領導人名字、外國人名、外國地名作地名,不得使用單純序數作地名,禁止使用重疊通名。同時,對於使用的文字,也要求避免使用生僻或易產生歧義的字。

??采寫:南都記者 關婉靈 數據來源:禪城民政局區劃地名科、南海地名文化協會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薪轉貸款ina.com.cn/news/2015-04-21/0836599607888278747947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msrh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