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國土部耕地司長:地方競相低地價招商有損國傢利益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嚴之堯日前在中國國土資源報撰文表示,當前一些地方政府之間為招商引資,降低地價競爭,將造成大量土地資產的流失,損害瞭國傢的整體利益。文中稱,地方政府之間為招商引資,降低地價競爭,實質上是典型的"零和博弈",不但不會增加產品的總產出,反而造成瞭大量土地資產的流失。特別是由於資源配置的事權過多集中在政府手中,大城市的政府往往會用行政、資金等優勢設定優惠條件,吸引項目不斷流向大城市,造成瞭越大的城市規模擴張越快,"大城市病"日益嚴重;而具有比較優勢的中小城市卻出現大量的"空房"和閑置勞動力。這無疑阻礙瞭國土利用新格局的構建,損害瞭國傢的整體利益。

  嚴之堯建議建立"四大機制",激勵約束並舉促進節約集約土地使用。

  一是完善土地資源高效利用機制。一要盤活存量控總量,對於單位面積產出水平明顯偏低的省份,實行總量控制的個人信貸資料庫倒逼機制;二要優化產業控佈局,按照區位比較優勢,從世界經濟的發展維度與國傢整體的利益角度出發,不同地區要立足自身的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市場等各種資源稟賦特點,定位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充分發揮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各自擔當好在國傢總體經濟格局中的角色;三要把握流量控結構,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鼓勵開展"三舊"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增加建設用地流量;四要用好增量控時序,建立增量系數函數,實行計劃指標分配與節約集約用地掛鉤制度,對投入產出比高、規模效益好、節約集約用地的,相應提高增量指標的系數;反之亦然。

  二是完善土地價格機制。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科學合理制定基準地價,差別對待、堵疏結合、因勢利導,抑制超大城市規模的無序擴張,促使產業和人口"擇地而居",重點流向規模經濟效益比較高的中小城市。

  三是完善經濟約束激勵機制。實行差別化政策,完善有利於保護耕地的土地財稅制度。探索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分級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相掛新北市烏來區房屋貸款房屋信貸民間信貸車貸利率多少算高信貸年息鉤的制度,提高持有成本,抑制以地套利,淘汰落後產能項目。設置階梯式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占用耕地的征收標準要數倍於占用其他類別土地,提高占地多、比例高、經濟規模大的地區的征收標準,讓用地者付出相應的發展權成本,同時,加大國傢統籌比例,專項用於糧食主產區的轉移支付,鼓勵保護優質農田。

  四是完善土地資源市場配置機制。他指出,目前,農村僅住宅用地就有5000萬畝閑置。如果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保障農民居住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讓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序流轉,促進第二、第三產業"主動下鄉",從而進一步減少土地征收、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加快村鎮經濟發展、提高中小城鎮的規模效益,保護好沃土良田。(衛濤)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3-10-11/08093627505.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msrh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